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8:46    次浏览
胡雪萍本报记者郁鑫鹏1974年建队至今的南昌县血防站灭螺队,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支血防专业灭螺队。41年来,南昌县血防站灭螺队常年行走于鄱阳湖畔,负责108片17.5万亩草洲的查螺、灭螺任务。一年7个月“安家”在草洲上每年的3月至6月、9月至11月,是查螺和灭螺的季节。3月下旬的一天,早上8点,在灭螺队已经工作35年的熊林根已经“武装”完毕。作为一名老血防工作者,他已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向鄱阳湖草洲进发。说起“武装”,只见他头戴草帽,脖子上斜挂着铁丝做的灭螺筐,查螺用的镊子叉在胶鞋里,工作服里装着胶手套,手里还拿着一把雨伞。随着队长余钢的一声号令,熊林根和队员们上了车,向查螺点——新建县朱港农场出发了。队长余钢说,朱港农场的条件相对比较好,晚上能租住在那里的小旅馆,吃饭在农场的小餐馆。而有的地方,他们只能租用农户的房子或者村委会的房子,打地铺,吃干粮。每年查螺、灭螺的7个月时间里,队员们基本上是在湖区草洲上度过。每天早上8点出发,晚上6点结束。数据显示,2014年,南昌县血防站灭螺队查螺灭螺走过173块草洲,查螺面积10560.7万平方米、灭螺面积838.7万平方米。奉献青春与健康朱港农场有大大小小草洲15块,草洲之间有的可以渡船过去,有的只能靠徒步行走。余钢告诉记者,有时候他们一天要走上几十公里的路才能到达另外一块草洲。查螺的时候,有的草洲的草比较密,比人还高,草洲里暗藏沼泽地等“陷阱”,人不小心就滑下去,虽然不会陷进去,但有可能遭遇钉螺和血吸虫,所以要时刻小心。熊林根告诉记者,虽然平时工作的时候他们都会比较小心,但是几十年在湖边、草洲工作,难免防不胜防,灭螺队11名队员几乎都曾经感染过血吸虫病。感染血吸虫病,在队员们看来不是最难受的。他们说,每天查螺的时候,要不停地蹲下、站起,一天重复这两个动作成百上千次,腰酸、背疼、头发晕累。遇到天气炎热,长衣长裤,再加上帽子、长筒胶鞋和胶手套,整个人就像在蒸笼里,热得透不过气来。正是这样的坚守,南昌县的血防工作赢得一面面锦旗。2009年至2013年,该县人群血吸虫推算感染率均在1%以下,2011年后再未发生急感疫情。成绩的背后,是灭螺队员们奉献的青春和健康:11名队员中,年龄最小的吴春华,灭螺已有27年,年纪最长者段幸福,灭螺41年。有的队员因为感染了血吸虫病,他们必须长年靠药物控制病情。